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综合征候群,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。PCOS约占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80%,临床表现有高度的异质性,主要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、排卵功能障碍、多囊卵巢、不孕症、胰岛素抵抗、肥胖、慢性低度炎症等。
多囊卵巢的形成原因
- 遗传: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一定的遗传性,若是家族中有女性患有此病,其后代患病的可能性比较大;
- 激素失衡: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、雌激素相对不足有关,患者的卵巢不能正常发育和排卵;
- 肥胖:肥胖女性体内的脂肪组织更多,而脂肪组织的增加会干扰多种激素的正常分泌和代谢,包括雌激素、黄体酮、胰岛素等,女性的卵巢功能受到激素变化的影响,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;
- 药物刺激: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雌激素类药物,特别是卵巢刺激药,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,从而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;
- 肾上腺功能异常:肾上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腺体之一,其会产生多种激素,若是肾上腺功能异常,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,可能诱发多囊卵巢综合征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月经失调、不孕、多毛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,明确原因后对症治疗,平时应当学会自我解压,劳逸结合,有利于维持体内激素稳定。
多囊卵巢三个诊断标准
- 临床表现: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体内雄激素过高,会出现多毛、痤疮、月经异常等不适症状,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不孕以及呼吸暂停等严重情况;
- 激素检查:检查可以发现睾酮异常升高,但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,促卵泡生成素正常或偏低,促黄体生成素升高,雌酮升高,雌二醇正常或轻度升高;
- B超检查: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卵巢会出现多囊样改变,一侧或两侧卵巢内的卵泡数量高于正常数值,即≥12个,卵巢大小范围是正常生育期女性的2-5倍。
因此女性确诊后需要注意进食清淡、营养食物,并且遵医嘱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(Ⅱ)、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,以平衡体内的激素水平,无需过度的担心。